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61卷第12期封面+目录
    2024, 61(12): 0-0. 
    摘要 ( 7 )   PDF(17543KB) ( 3 )  
    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微生物
    虫砂复合微生物菌剂2种施用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防控黄萎病的影响
    孟卓, 唐小雯, 张广杰, 徐安东, 颜宇, 付娆, 羌松, 蒋平安, 马德英
    2024, 61(12): 2861-287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1
    摘要 ( 25 )   HTML ( 3 )   PDF(2245KB) ( 6 )  

    【目的】 通过白星花金龟虫砂与黄萎病生防菌相结合,研究棉花黄萎病绿色防控技术,分析两者协同作用下不同施用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防控黄萎病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控和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设置虫砂复合枯草芽孢杆菌(LD-KC)、解淀粉芽孢杆菌(LD-JDF)、哈茨木霉(LD-HC)、中棉菌乐土(LD-ZM)4种组合,分别以虫砂复合生防菌全量基施(TBF)和虫砂基施+生防菌追施(BF+DBM)2种方式施入田间,在棉花全生育期测量生长发育和产量指标,在黄萎病发病期调查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结果】 BF+DBM组的棉花生长发育指标(株高、茎粗、果枝始节高等)优于TBF组,以LD-JDF和LD-ZM表现较好;BF+DBM组籽棉增产效果明显,显著高于TBF组和对照组(CK),BF+DBM籽棉增产在24.37%~33.40%,LD-JDF组增产最高,增产率达33.40%,其次为LD-HC,增产率为31.10%。黄萎病发生初期,TBF组的病情指数在3.80~5.85,LD-JDF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较高,达到44.36%,BF+DBM组病情指数在2.50~5.33,LD-HC处理下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效为63.40%,黄萎病发生后期,TBF组和BF+DBM组病情指数分别在27.00~31.67、21.67~30.83,均为JDF防效最高,分别达到19.00%、34.98%。【结论】 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虫砂基施+生防菌追施能有效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较佳,且增产效果较为显著,以LD-JDF增产效果最佳,虫砂基施和生防追施相结合的施用方式。

    拱棚环境下“干播湿出”棉田保苗技术效果评价
    卢红琴, 白云岗, 柴仲平, 卢震林, 刘洪波, 郑明, 肖军
    2024, 61(12): 2872-288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2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2121KB) ( 1 )  

    【目的】 研究拱棚栽培措施下“干播湿出”对棉花出苗率、生育进程及生长机制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设播种时间和拱棚栽培2个因素,常规“干播湿出”为对照,共4个处理,播种时间分别为4月7日与4月13日(4月13日是当地大田播种日期),同一播种时间采用“干播湿出”+拱棚、常规“干播湿出”2种栽培方式。分析不同处理下空气温度、土壤水-热-盐、棉花出苗率、生长指标与生理特性的响应特征。【结果】 “干播湿出”+拱棚处理下棚内温度高于大气温度,0~4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拱棚增温效果逐步减缓,“干播湿出”+拱棚处理较常规“干播湿出”处理灌溉出苗水后0~2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提高1.57%~2.16%,20~4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提高0.46%~2.11%,且“干播湿出”+拱棚处理0~40 cm各层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干播湿出”处理。“干播湿出”+拱棚处理棉花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干播湿出”处理( P<0.05),“干播湿出”+拱棚处理棉花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较“干播湿出”处理分别高12.11%~14.29%、32.74%~41.68%。【结论】 拱棚处理可以使表层土壤增温,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棉花出苗率,促进棉花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的生长,有利于棉花光合作用,且适宜早播对棉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叶面喷施噻苯隆次数及喷施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谢佳, 王雨雁, 赵强, 张启越, 李世龙
    2024, 61(12): 2883-28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3
    摘要 ( 21 )   HTML ( 0 )   PDF(1026KB) ( 3 )  

    【目的】 筛选出适宜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喷施噻苯隆时期及喷施次数,分析叶面喷施噻苯隆试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2021年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呼图壁县大丰镇进行叶面喷施噻苯隆试验,以新陆早82号棉花品种为材料,以150 mL/hm2作为喷施标准,T1、T2和T3为喷施1次处理,分别在盛蕾期、花铃期和盛铃期喷施;T4、T5和T6为喷施2次处理,分别在盛蕾期与花铃期、盛蕾期与盛铃期、花铃期与盛铃期喷施。T7为喷施3次处理,在盛蕾期、花铃期与盛铃期各喷施1次。共设置7个处理,1个清水对照处理。研究叶面喷施噻苯隆的次数及喷施时期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T5处理果枝数和铃数增加,与CK相比,果枝数增加1.8台,铃数增加3个;施药60 d后,T5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较CK增加28.94 g,且生殖器官干物质较CK占比较大,增加6.5%;T5处理的棉花有效铃数较CK增加0.45个,单铃重增加0.37 g,T6处理的籽棉与皮棉产量较CK分别增产20.7%与17.9%;T5处理的上半部纤维长度较CK增加0.4%。【结论】 喷施2次噻苯隆,且在盛蕾期喷施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促进效果,盛铃期喷施可以增加棉花的产量,利用噻苯隆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有积极效果。

    促生菌及其组合对新疆干旱区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顾美英, 葛春辉, 朱静, 唐琦勇, 艾尼江·尔斯满, 楚敏, 唐光木, 易鸳鸯, 徐万里, 张志东
    2024, 61(12): 2890-290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4
    摘要 ( 20 )   HTML ( 1 )   PDF(1400KB) ( 3 )  

    【目的】 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效果受作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筛选适应新疆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的具有促生长、抗倒伏和耐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等作用的功能菌株,为新疆干旱区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挖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浸种方式进行小麦盆栽试验,测定单菌及其组合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从新疆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盐碱、耐干旱等特性。在轻度盐碱土中,9株菌小麦发芽率增幅为6.67%~33.33%,株高为6.91%~54.09%,鲜重为15.74%~75.32%,叶绿素含量为27.03%~143.87%;8株菌提高了小麦植株具抗病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增幅为18.06%~89.59%;5株菌提高了小麦植株具抗逆性的过氧化物酶(POD)酶活;3株菌增加了小麦植株与抗倒伏特性相关的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9.10%、13.77%和8.43%。结合促生、抗倒伏、抗逆性等功能,对其中3株具有不同功能的菌株Y24(类芽孢杆菌属)、SD5(芽孢杆菌属)、L6(盐单胞菌属)进行组合。组合后SD5-L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总体效果最佳。发芽率和鲜重较SD5和L6单菌分别增加7.15%和0.00%、133.33%和1.23%,叶绿素、木质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00.00%和92.03%、5.34%和2.45%,PAL、POD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25%和44.80%、4.13%和-6.04%。【结论】 在新疆干旱区轻度盐碱胁迫下,促生菌组合后小麦未明显增加株高,但发芽率、鲜重、光合作用、抗倒伏和抗病性等功能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株,不同菌株之间能够协同增效。芽孢杆菌属和盐单胞菌属组合可以发挥菌株更大作用,可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与品质
    郝曦煜, 刘婷婷, 王辉, 冷静文, 宫世航, 刘伟, 梁杰
    2024, 61(12): 2902-291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5
    摘要 ( 19 )   HTML ( 0 )   PDF(997KB) ( 3 )  

    【目的】 筛选不同选择目标下最适宜的谷子品种,综合评价适宜不同选择目标的最佳谷子品种。【方法】 2021~2022年分析对比20份谷子新品种的25个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采用D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结果】 除千粒重外,其余24个指标的谷子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种分析方法的排序结果与产量排序结果的吻合程度更高,即灰色关联度分析较DTOPSIS法更注重评价产量。Ci最大差异值为30.01%,ri最大差异值为7.71%,γ最大差异值为11.85%,DTOPSIS法更能体现出各谷子品种的差异性。【结论】 DTOPSIS法和熵权法赋权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适用于综合评价谷子品种。半干旱生产区应选择张杂谷16号;各性状更平衡的品种应选择金苗K2;兼顾产量和各性状平衡的品种应选择济谷22号。

    冬播对谷子品种晋汾107营养及风味的影响
    于欣宇, 于静, 冯耐红, 岳忠孝, 侯东辉, 杨成元
    2024, 61(12): 2913-292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6
    摘要 ( 16 )   HTML ( 1 )   PDF(926KB) ( 2 )  

    【目的】 研究播期对谷子品种晋汾107营养及风味的影响,为谷子播种农艺与种质研究及农产品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对晋汾107春播谷子和冬播谷子的基础营养物质的检测及脂肪酸的营养分析评价,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C-IMS)技术分别测定与分析春播、冬播谷子挥发性成分,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结果】 春播谷子在蛋白质等基础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冬播谷子,冬播谷子则在部分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上高于春播谷子,同时含有的脂肪酸更营养健康。共检出晋汾107春播与冬播中挥发性差异物质共有68种,其中冬播中的风味物质种类更为丰富,而醛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还含有多种醇、酮、酯及杂环类化合物等。【结论】 播种时间的不同对谷子的营养及风味产生将相应的影响。

    东北春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分析及综合性评价
    杨祥波, 陈亮宇, 杨松楠, 陈喜凤, 邢伟明, 李雪莹, 丛炜轩, 臧振原, 臧远波, 张君
    2024, 61(12): 2921-293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7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1604KB) ( 1 )  

    【目的】 分析东北春大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并筛选优质材料。【方法】 选用209份材料,种植3年,对12个大豆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结果】 表型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范围指出节数、茎粗和百粒重变化幅度较为稳定,分枝数、虫食重比和单株荚数等9个性状变异丰富;所有性状可被主成分分析浓缩为产量、抗虫、百粒重及株型因子,其中产量因子与株型正相关,与百粒重、虫食粒数和虫食重比负相关;种质资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I类群株型适中且荚数多,II类群植株矮小且单株产量低,III类群株型理想、产量最高,IV类群与I类群相似但抗虫性差;分段线性回归得出理想高产大豆范围在株高102.03 cm、19.93个节数、3.5个分枝、茎粗11.39 mm、豆荚99.73个和粒数286.09个左右,且尽可能不受大豆食心虫的取食;在DTOPSIS(dynam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下,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在0.59~0.25,平均得分为0.16。【结论】 东北春大豆资源表型多样性丰富,I类群、III类群可分别用于株型改良和高产育种。株型适中、粒数较多且抗虫是高产大豆的主要特征。Soy194、Soy052和Soy196可作为优异种质运用于大豆育种中。

    土壤肥料·贮藏保鲜加工·园艺特产
    化肥减量配施黄腐酸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孙晨, 槐国龙, 王斌, 孙九胜, 杨志莹, 单娜娜
    2024, 61(12): 2934-294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8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1309KB) ( 1 )  

    【目的】 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 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20%、40%、60%、80%和100%,共设置6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花生株高、侧枝长、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研究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施肥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 基施黄腐酸肥料后,大幅度减施化肥依然可维持花生的正常生长,减施20%~40%化肥可明显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实重,提高产量。【结论】 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施用40 kg/667m2黄腐酸肥料的基础上,减施20%~40%化肥。

    不同品种大米淀粉功能特性及主成分分析
    王佳敏, 毛红艳,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吕玉平, 于明
    2024, 61(12): 2943-295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09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1696KB) ( 11 )  

    【目的】 研究新疆不同品种大米淀粉功能特性差异,为大米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种植15种不同的大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淀粉,测定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沉降积、冻融稳定性、透光率、糊化特性、质构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度等参数,并对各指标进行显著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5种大米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差异(P<0.05),新粳9号直链淀粉含量最高(28.88%);溶解度差异显著(P<0.05),膨胀度在59% ~ 70%。冻融稳定性与冻融循环次数成反比,透光率随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稻米56号和新粳9号的耐咀嚼性最佳,大米品种与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呈显著相关性,新梗9号得分最高。【结论】 不同品种大米理化、功能特性存在差异,其中新粳9号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

    无核白及芽变长粒无核白葡萄的差异性分析
    户金鸽, 白世践, 郑明
    2024, 61(12): 2954-296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0
    摘要 ( 16 )   HTML ( 2 )   PDF(1520KB) ( 1 )  

    【目的】 分析无核白和芽变长粒无核白(长粒无核白)葡萄之间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葡萄干多酚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葡萄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 以无核白葡萄及芽变长粒无核白为试材,调查植物学性状、光合响应曲线、果实品质和葡萄干品质差异,分析葡萄干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长粒无核白葡萄主要变异特征表现在嫩叶、嫩梢、叶柄颜色和果粒上。与普通无核白相比,长粒无核白葡萄幼叶正面颜色绿色带红条带,新梢腹侧颜色绿带红条带、节间背侧颜色绿带红条带、节间腹侧绿带红条带。无核白萌芽率高于长粒无核白,其萌芽率分别为65.00%(2022年无核白)、63.82%(2023年无核白)、50.48%(2022年长粒无核白)、53.45%(2023年长粒无核白)。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长粒无核白的果形指数始终显著高于无核白,花后16 d无核白葡萄的果形指数最大是1.80,而长粒无核白果实的果形指数在花后28 d达到最大,为2.12。长粒无核白果粒质量、果实还原糖含量、糖酸比显著高于无核白。无核白和长粒无核白果穗质量、果穗长度、果穗宽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和果皮色差差异不明显。无核白的出干率、平均质量均显著高于长粒无核白,而长粒无核白的果形指数(3.10)显著高于无核白葡萄干(2.13)。长粒无核白葡萄干的总黄烷醇、总类黄酮、总单宁、总酚显著高于无核白葡萄干,长粒无核白葡萄干的含量分别是1 808.59、2 286.43、51.11和498.53 mg/kg。长粒无核白葡萄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Fe2+的还原能力显著高于无核白葡萄,长粒无核白葡萄干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无核白葡萄干,但无显著差异。葡萄干总黄烷醇、总类黄酮、总单宁、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对Fe2+的还原能力)彼此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926,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ABTS和总黄烷醇、总类黄酮、总单宁、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对Fe2+的还原能力)呈负相关,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产上芽变长粒无核白葡萄可以作为优良品种开发利用,亦可为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核桃青皮多酚调控对哈密瓜采后活性氧代谢水平及腐烂率的影响
    李慧, 毕莹, 王新宇, 雷雅馨, 张琪, 黄帅, 热扎·库忘德克, 王静
    2024, 61(12): 2966-297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1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1519KB) ( 1 )  

    【目的】 研究核桃青皮多酚对哈密瓜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ROS)和腐烂率的影响。【方法】 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30 mg/L核桃青皮多酚(前期试验所得)处理哈密瓜果实,2组处理均加入0.5 mL/L吐温-20,浸泡20 min,常温(温度(22±2)℃,相对湿度(20±2)%)贮藏18 d。每3 d测定1次哈密瓜果实腐烂指数、腐烂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 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H2O2)和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 30 mg/L核桃青皮多酚处理诱导哈密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除第6 d)、过氧化氢酶(CAT)(除第3 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除第6 d)、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的活性增强,有效增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H2O2含量和 O2-生成速率,延缓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显著降低哈密瓜果实腐烂指数和腐烂率(P<0.05),减轻哈密瓜果实的腐烂症状。【结论】 核桃青皮多酚可通过调控哈密瓜采后活性氧代谢水平,延缓果实衰老和降低腐烂率。

    不同处理对‘吊干’杏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分析
    闫文静, 秦丽欢, 阿丽娅·阿力木, 张大海, 李嘉乐, 李欢, 谢辉
    2024, 61(12): 2976-298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2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1051KB) ( 0 )  

    【目的】 筛选‘吊干’杏种子发芽的最佳消毒方式,筛选促‘吊干’杏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分析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为揭示杏种子休眠机理及提高苗木生长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试验设置4种消毒杏种子处理,并用激素法、温汤浸种法、低温层积法、激素+低温层积法处理‘吊干’杏种子,测定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指标。【结果】 (1)1%多菌灵处理杏种子,其发霉率为0.00%,对种子毒害最小,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8.67%。(2)‘吊干’杏在不去皮处理下,经激素浸种与温汤浸种,发芽率均较低,‘吊干’杏种子具有种皮休眠特性。带壳‘吊干’杏种子经低温层积,发芽时间较长,‘吊干’杏种壳具有休眠特性。(3)温汤浸种及先用激素处理后低温层积的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普遍不高,出苗率不整齐,且幼苗生长特性较差。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半去皮‘吊干’杏种子发芽及出苗时间最短,种苗长势最好,发芽率高达90.50%,出苗率高达80.10%。其次低温层积处理‘吊干’杏带壳种子120 d时,发芽率及出苗率均较高,发芽率为84.67%,出苗率79.10%,且幼苗生长特性良好,但是育种时间较长。【结论】 1%的多菌灵对杏种子消毒效果最佳。‘吊干’杏具有种皮、种壳休眠特性。不同方法处理‘吊干’杏种子比较,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半去皮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较高,幼苗长势最好,培育周期短,生产上可作种苗培育的方法。

    气调包装对精河枸杞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李圣杰, 郑素慧, 韩蓉, 孙天罡, 潘俨
    2024, 61(12): 2987-299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3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1928KB) ( 0 )  

    【目的】 研究不同气调包装处理在低温条件下对枸杞鲜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气体参数,为生产中枸杞鲜果的贮运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新疆精河枸杞鲜果为试材,在(0±1)℃的贮藏环境下,采用低(4.0%~5.2%CO2)、中(3.4%~4.0%CO2)、高(2.2%~3.3%CO2)3种不同气体透过性膜包装果实,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失重率、质构特性、果实表面色泽、不同呼吸途径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以及丙二醛等果实品质,分析不同气调包装处理对枸杞鲜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 与CK对照相比,中透气包装(3.4%~4.0%CO2)处理可显著抑制枸杞鲜果腐烂率和失重率,维持枸杞鲜果较优的质构特性和色泽,降低总呼吸速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和增加丙二醛含量,有效维持精河枸杞鲜果品质。【结论】 中透气包装(3.4%~4.0%CO2)精河枸杞鲜果的保鲜效果最佳,使果实在经过30 d的贮藏期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商业价值。

    灰枣贮藏期处理方式筛选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孟伊娜, 陈竞, 王梓名, 张婷, 郝庆, 吴斌, 张平, 过利敏
    2024, 61(12): 2997-300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4
    摘要 ( 15 )   HTML ( 1 )   PDF(1263KB) ( 0 )  

    【目的】 筛选灰枣贮藏期处理最适方式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 在室外天然贮藏条件下贮藏期180 d情况下,采用23%、28%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堆放高度(5、10、20和40 cm散堆)等前处理方式,分析比较灰枣贮藏期的水分含量、黑头病、感官品质、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VC含量和cAMP含量等因素,筛选较优处理方式。【结果】 室外20 cm堆藏法,控制初始含水量为23%,能够较好地保持灰枣枣果贮藏期的品质,是加工企业灰枣加工前简便易行的前处理方法。【结论】 总糖、VC含量、总酚含量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而水分含量、黑头病发生率、感官评定、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cAMP含量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可预测骏枣货架期。形成了适用性较强的质量控制技术,通过产业化示范,可提高红枣加工产品质量。

    水肥耦合对沙培番茄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李春雨, 谭占明, 程云霞, 高源, 马全会, 李志国, 马兴
    2024, 61(12): 3006-301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5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1014KB) ( 3 )  

    【目的】 研究适宜新疆南疆沙培番茄的最优水肥施用方案,为南疆沙培番茄生产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 设置灌溉水量、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定5个水平,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二分之一),共2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各处理组合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以及光合日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各处理组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综合评价得到水肥耦合下各处理的优劣排序为g9>g3>g7>g11>g5>g2>g18>g12>g1>g6>g16>g4>g14>g20>g10>g19>g17>g13>g15>g8,g9处理各项指标表现较好。【结论】 在新疆南疆番茄黄沙栽培过程中g9处理(即灌水水平为310 mm/hm2,施氮量为570 kg/hm2,施磷量为438 kg/hm2,施钾量为738 kg/hm2),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

    氮磷减施与钾协同共效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亚莉, 哈丽哈什·依巴提, 唐亚莉, 段婧婧, 李青军
    2024, 61(12): 3014-301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6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799KB) ( 1 )  

    【目的】 系统分析氮磷减施与钾协同作用对加工番茄的生长、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变化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加工番茄生长的氮磷钾肥用量,为加工番茄的优质高产及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加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处理1:常规氮磷肥(常规NP);处理2:90%氮磷肥(90% NP);处理3:80%氮磷肥(80% NP);处理4:90%氮磷肥和钾肥(90% NP+K);处理5:80%氮磷肥和钾肥(80% NP+K)。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 氮磷减施条件下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无显著差异。与常规NP处理相比,90%NP、80%NP处理无显著降低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和N、P、K的养分吸收量,90%NP处理优于80%NP处理。【结论】 氮磷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加工番茄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11份野生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徐斌, 王征, 宋占腾, 玛尔哈巴·帕尔哈提, 朱靖蓉, 车凤斌, 李永海, 武凤艳, 苗福红
    2024, 61(12): 3020-303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7
    摘要 ( 18 )   HTML ( 1 )   PDF(1545KB) ( 0 )  

    【目的】 综合评价新疆野生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分析野生沙棘种质资源特性,为野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采集野生沙棘种质资源,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阿勒泰地区的11个野生沙棘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观表型进行分析判别,测定果实营养品质及活性成分指标,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果实品质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 11份野生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及活性成分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298%。建立了野生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聚类分析将11份野生沙棘种质资源分为3类,分类结果与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AQ01、AB01、AB02为所采集的野生沙棘优异种质资源,适合鲜食及加工成果汁、果脯、果酱等产品。

    基于改进YOLOv5的绿辣椒目标检测方法
    王震鲁, 白涛, 李东亚, 戴硕, 陈珍
    2024, 61(12): 3032-30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8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2121KB) ( 0 )  

    【目的】 使用机器视觉对绿辣椒的精准识别是实现辣椒智能化采摘的重要前提,研究自然条件下辣椒遮挡情况、绿色辣椒及准确识别的方法,为辣椒智能化采摘机器人的精准识别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辣椒目标检测模型,在YOLOv5主干网络加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以增强辣椒特征信息的提取,进一步增强对目标位置信息的提取;同时在特征融合网络中使用Bi-FPN结构,提高模型对遮挡辣椒的识别能力。【结果】 通过在自建辣椒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改进后的模型平均准确率达到91%,相比于研究其他所对比模型,改进模型的平均准确率更高。【结论】 基于改进YOLOv5的遮挡绿色辣椒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草业·植物保护·畜牧兽医
    5种牧草对新疆伊犁河谷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控制作用
    汪廷桢, 付开赟, 丁新华, 贾尊尊, 林峻, 李璇, 吐尔逊·阿合买提, 冯宏祖, 王兰, 郭文超
    2024, 61(12): 3042-30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19
    摘要 ( 15 )   HTML ( 1 )   PDF(812KB) ( 0 )  

    【目的】 研究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效果,为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替代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高羊茅、白车轴草、黑麦草、苜蓿和披碱草5种牧草对三裂叶豚草进行小区竞争试验,三裂叶豚草密度设为10株/m2。动态监测各群落三裂叶豚草分支数和茎节数、各植物优势度和鲜重等指标,评价5种牧草对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效果。【结果】 高羊茅、苜蓿和白车轴草的混种显著抑制了三裂叶豚草的分支和分节生长。5种牧草均可显著抑制三裂叶豚草株高 (P<0.05)。混种区牧草株高均呈显著性下降,下降百分比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车轴草>黑麦草>披碱草>高羊茅>苜蓿,分别为65.34%、45.58%、37.96%、27.23%和23.85%。除高羊茅外,其他4种牧草在混种区的株数相比单种区均存在显著性下降;高羊茅、苜蓿和黑麦草的在混种区的相对盖度均显著大于披碱草和白车轴草的相对盖度。高羊茅、苜蓿、黑麦草和披碱草相对三裂叶豚草均为优势种,白车轴草与三裂叶豚草的优势度相当。苜蓿和高羊茅在混种区和单种区无显著性差异,三裂叶豚草的鲜重影响受高羊茅和苜蓿影响最大,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1.06%(P<0.05)和36.71%(P<0.05)。【结论】 高羊茅、苜蓿、黑麦草和披碱草相对三裂叶豚草均为优势种,白车轴草与三裂叶豚草的优势度相当。苜蓿和高羊茅对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作用最佳,其次为披碱草和黑麦草,白车轴草对三裂叶豚草生物替代效果较差。

    低温和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周小云, 张军高, 梁晶, 龚静云, 周广威, 张少民, 雷斌
    2024, 61(12): 3051-30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0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731KB) ( 0 )  

    【目的】 研究低温与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发芽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方法】 以萎锈灵包衣棉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盆栽沙土持水量控制模拟田间低温和水分环境,分析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的发芽率,降低21.95%;与低温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4.06%;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发芽率,降低29.41%;与干旱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1.67%。低温使棉苗的株高、根长显著减小,棉苗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减少。在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未包衣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而萎锈灵包衣棉苗最高分别降低14.71%和24.14%。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以可溶性糖为主,低温下以可溶性蛋白为主,萎锈灵包衣棉苗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两者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56%和20.14%。低温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包衣棉苗抗氧化酶活性均最大,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更高。【结论】 低温和水分胁迫抑制了棉花萌发和生长,导致叶片的氧化伤害。棉苗启动了活性氧清除机制来抵抗氧化损伤。萎锈灵能够通过改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从而增强棉苗的抗低温和干旱迫能力。

    海棠感染苹果茎痘病毒发生与检测
    张李娅, 刘保军, 单佳祁, 王澍, 顾爱星, 白剑宇
    2024, 61(12): 3061-306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1
    摘要 ( 18 )   HTML ( 2 )   PDF(799KB) ( 0 )  

    【目的】 研究海棠(Malus spp.)上病毒病的种类及田间侵染情况。【方法】 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结合RT-PCR方法,对采自新疆7个海棠种植区的158份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宏病毒组测序结果只对比到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一种植物病毒。158份海棠样品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石河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奎屯市ASPV检出率分别为0.00%、12.00%、0.00%、31.71%、29.41%、17.65%和0.00%。在检测的7个种植区中,昌吉州检出率最高,为31.71%;石河子市检出率次之,为29.41%;巴州、喀什地区和奎屯市未检测到ASPV。【结论】 海棠上的ASPV在北疆检出率较高,在南疆检出率较低。在观赏海棠样品中检测到ASPV,其病毒检出样本均为田间发病症状叶片,与田间观察到的发病情况相符合,海棠为ASPV的自然寄主之一。

    白星花金龟取食葡萄枝条的高效腐解条件和转化参数优化
    徐安东, 张广杰, 付娆, 孟卓, 颜宇, 李保国, 马德英
    2024, 61(12): 3067-307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2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1281KB) ( 6 )  

    【目的】 研究白星花金龟取食葡萄枝条的高效腐解条件和转化参数优化,为葡萄枝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路径。【方法】 以粉碎的葡萄枝条为主要原料,开展腐解菌剂、牛粪配比(%)和酵化天数(d)的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测定幼虫对物料的转化力,筛选并验证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葡萄枝条的最优组合。【结果】 牛粪配比在第10、15、25和30 d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牛粪配比越高,其温度越高,酵化速度越好,添加菌剂和牛粪对物料的酵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每120 g的葡萄枝条原料,辅加80 g的牛粪,添加1‰VT菌剂,发酵25 d后,获得配合饲料96 g,经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转化后,虫砂量为(77.53±22.43) g,虫体转化率(37.16%±0.04%),虫砂转化率为(84.99%±0.01%),虫砂收获系数(59.47%±0.04%),有机物料利用率在(61.17%±0.02%)。【结论】 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对发酵葡萄枝条饲料具有较好的转化力,添加1%VT菌剂、40%牛粪,酵化25 d为最佳酵化方案。

    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氟啶虫胺腈及啶虫脒抗性品系转录组分析
    王伟, 张仁福, 刘海洋, 丁瑞丰, 梁革梅, 姚举
    2024, 61(12): 3078-308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3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1512KB) ( 1 )  

    【目的】 研究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抗性机制差异。【方法】 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莎车县和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啶虫脒抗性品系和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种群各品系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分别有806个和149个基因差异表达;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与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相比分别有233个和160个基因差异表达。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6CY59、CYP6DC1和CYP380C45均上调表达,CYP6CY12和CYP380C46均下调表达;在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380C46均上调表达,CYP6DC1均下调表达。此外,CYP380C45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莎车县啶虫脒抗性品系中均上调表达;CYP6DC1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相反,CYP380C46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结论】 有多个P450基因参与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的抗性。相同抗性遗传背景的棉蚜氟啶虫胺腈与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存在差异,而且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的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之间以及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也存在差异。

    新疆山桃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唐丽, 李春艳, 贾文浩, 刘振亚, 李亚鹏, 但红侠, 张王斌
    2024, 61(12): 3089-309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4
    摘要 ( 18 )   HTML ( 1 )   PDF(1475KB) ( 1 )  

    【目的】 鉴定在新疆奎屯市(44°26'35″N,84°54'24″E)和阿拉尔市(40°32'30″N,81°17'35″E)的山桃腐烂枝条病症。【方法】 从山桃腐烂枝条上分离出2株山桃腐烂病病原菌(KTST和TDST),测定分析田间症状、无性形态、致病性,并结合ITS、RPB2、Tef1-α多基因序列联合鉴定分析病原菌。【结果】 KTST和TDST的子座结构、孔口的数量、腔室形状及孢子类型均符合壳囊孢属(Cytospora)特征,KTST与TDST分离株与GenBank中已有的Cytospora leucostomaCytospora chrysosperma菌株聚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将腐烂病病原菌接种在离体的健康山桃枝上,引起腐烂病症状,验证其致病性。【结论】 新疆奎屯市和阿拉尔市的山桃腐烂病致病菌为Cytospora chrysosperma

    里海盐爪爪冠下土壤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袁如薏, 韩志立, 潘斯瑶, 马红钰, 黄铖, 赵丹, 程军回
    2024, 61(12): 3097-310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5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1581KB) ( 0 )  

    【目的】 验证灌木个体大小、空间位置和采样方向对其冠下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方法】 在准噶尔荒漠西北缘选取4种个体大小不同的里海盐爪爪个体,在其冠下4个不同采样方向(东、南、西、北)和4个空间位置上(主根周围、冠幅中央、冠幅边缘和株间空地),分别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壤样品,在测定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个体大小、空间位置和采样方向对土壤C/N、C/P和N/P变化的影响。【结果】 里海盐爪爪冠下土壤C/N、C/P和N/P表现出由主根周围向株间空地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中,C/N在较小个体里海盐爪爪冠下10~20 cm土层表现出主根周围高出冠幅中央13.6%;C/P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各空间位置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10~20 cm土层主根周围C/P高出株间空地15.6%-16.3%;N/P在10~20 cm土层中表现为大个体里海盐爪爪主根周围是冠幅边缘的1.3倍,较小个体里海盐爪爪冠幅中央显著高出主根周围40%。土壤SOC、TN、TP与土壤化学计量比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该区域C/N较为稳定,C/P与N/P成为该区域养分限制性指标。

    不同饲养方式对新疆褐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苏楠, 马桢, 王骁, 陈文中, 张雨夏, 刘武军, 闫向民
    2024, 61(12): 3105-311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6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902KB) ( 1 )  

    【目的】 研究栓系和散栏2种饲养方式对新疆褐牛不同肌肉部位肌纤维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20头30月龄健康状态良好的栓系新疆褐牛和散栏新疆褐牛分成2组,各10头,采集栓系和散放3个部位肌肉(冈上肌、背最长肌、半腱肌)试验肉品质,分析其剪切力、pH值、色差、蒸煮损失和肌纤维特性的差异。【结果】 (1)散栏新疆褐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极显著高于栓系新疆褐牛(P<0.01),净肉重显著高于栓系新疆褐牛(P<0.05),2种饲养方式新疆褐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例均不显著(P>0.05)。(2)栓系新疆褐牛与散放新疆褐牛冈上肌(GS)相比,蒸煮损失率,肉色L*a*b*极显著的低于散放新疆褐牛(P<0.01);系水力、pH值极显著的高于散放新疆褐牛(P<0.01);剪切力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栓系新疆褐牛与散放新疆褐牛背最长肌(BZ)相比,肉色L*a*显著低于散放新疆褐牛(P<0.05);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散放新疆褐牛(P<0.01);蒸煮损失率,系水力,pH值和肉色b*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栓系新疆褐牛与散放新疆褐牛半腱肌(BJ)相比,肉色L*b*极显著低于散放新疆褐牛(P<0.01);蒸煮损失率,系水力,剪切力,pH值和肉色a*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肌肉部位肉的硬度、弹性和回复性均不显著(P>0.05)。(3)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3个部位肉均不显著(P>0.05)。【结论】 与栓系相比,新疆褐牛散栏饲养更有利于改善其屠宰性能,其次散栏饲养的新疆褐牛冈上肌(GS)和背最长肌(BZ)的嫩度和多汁性更好,肉的颜色更鲜红。

    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对泌乳母马血液和乳中激素的影响
    经宏鑫, 李明浩, 王建文, 阿布都瓦热斯·阿布力克木, 李晓斌
    2024, 61(12): 3113-312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4.12.027
    摘要 ( 17 )   HTML ( 2 )   PDF(1146KB) ( 0 )  

    【目的】 研究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补饲赖氨酸和苏氨酸对其血液中和乳中激素浓度的影响,为氨基酸调控泌乳期母马的泌乳性能及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年龄7~9岁、胎次4~5胎、平均体重(428±33.42) kg和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12匹。按照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将12匹母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于相同放牧条件下(放牧时间、饮水时间、挤奶时间和放牧草场完全相同),对照组不补喂任何氨基酸,试验组补喂赖氨酸60+苏氨酸40(g/(d·匹))。整个补饲期为120 d,定期采集母马乳样及血液,测定激素指标。【结果】 在血液中,母马试验组的催乳素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在试验的第60 d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血液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生长激素浓度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对照组血液中雌二醇、孕酮和促黄体素浓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第120 d试验组乳中促黄体素和生长激素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催乳素和促黄体素浓度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孕酮和生长激素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对照组雌二醇和催乳素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孕酮和生长激素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 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可以增加母马血液中孕酮及催乳素含量,提高乳中雌二醇、催乳素和促黄体素浓度,使母马血液及乳中激素保持正常的生理规律,保证了泌乳期母马的机体健康。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467502 今日访问:400 在线人数:4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