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评价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评价

阿衣巴提·托列吾;张以和;潘卫萍;曾继勇;马德英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吐鲁番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吐鲁番,838000
  • 收稿日期:2012-08-25 修回日期:2012-08-25 出版日期:2012-08-25 发布日期:2012-08-25

Field Control Effect Evaluation of Four Biogenic Pesticides against Grape Leafhopper 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

Ayibati Tuoliewu;ZHANG Yi-he;PAN Wei-ping;ZENG Ji-yong;MA De-ying   

  • Received:2012-08-25 Revised:2012-08-25 Online:2012-08-25 Published:2012-08-25

摘要: [目的]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群集于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正面呈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合新疆生产实际,筛选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生物源农药,为安全、高效治理葡萄斑叶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四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的药效试验及评价.[结果]四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顺序是0.3;印楝素乳油500倍最好,其次是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和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药剂持效期为7~9d.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200倍)、艾绿士60 g/L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4 000倍)防治葡萄斑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d后的防效仍保持在64;~80;.[结论]四种生物源农药表现出了不同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可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交替使用.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